2.1 属性栏
2.2 图层
2.3 显示模式
线框模式
建模型
渲染模型
2.4 导出线稿
------课前答疑 ------
(6:30)
ctrl 不是用来直接画z轴方向的直线,而是基于已有位置寻找z轴方向的起始点。
------新课内容------
2.1 属性栏
1)Viewport
-Width & Height
长宽显示的是当前窗口的分辨率
通过拉边框改变长宽大小
大小会影响v-ray的camera
影响print的长宽; viewcapture截图
-Projection
建模&Diagram一般直接在轴测
效果图和室外,两点透视
-Camera
Lens Length
焦距越小,屏幕越广
16-24广角
24-70人像/中焦
70+长焦;100微距“百微”
“百微”渲染手工模型100
接近轴测感觉
透视视图,F6打开相机
xyz Location 对应相机的位置
Distance to Target
相机物体完全对齐
>将相机中轴上的点选中
>aline
>再将其对到物体中点
概念:(一会儿补充图和概念)
linear perspective: 一点透视
isometric perspective: 平行透视
斜轴测,正轴测
2.1.2 “选中物体”属性
选中物体后,右边的属性栏就变成物件属性
模型一般出问题,回到属性去查有什么出问题了
线
开放线
封闭线(几何/形)
选中后,右侧属性栏中可以快速变成圆管
面
三边面(四边修剪后的)
已修建的曲面
多重面
打开的多重曲面
封闭的多重曲面
右侧栏
属性
从左往右
1)属性
-object
layer
显示颜色(一般以图层)
线型(lineweight)
e.g. Matthias Arauco(http://www.kube-arch.com)
【问老师,能不能特意讲一下lineweight】
超链接:网址,文件等
-渲染网格设置
(模型显示的表面平滑度,一般很少改)
-渲染(关掉就变色块)
投射阴影
接受阴影
-结构线密度
2)材质(具体在运用中讲解)
Lumion+rhino相同材质在rhino赋予
v-ray, 在v-ray中赋予
3)贴图轴
反应渲染的好坏
制度测感觉&基本空间感
4)厚度
快速给面增加厚度
5)渲染圆角(弄得好至少提高50%渲染质量)
导原角(帮助模型模拟真实感)
6)装饰线
将画的线,投射到物体表面,增加模型细节
打开自动更新
7)置换(之后v-ray讲)
8)用户属性(之后v-ray讲)
配置属性(MarchProperties)(49min)
将两个物体的属性完全匹配(f8快速匹配)
图层(讲案例时专门的图层列表)
新建
子图层
(图层颜色&打印颜色是不一样的)
图层颜色:建模物体颜色
打印颜色:影响镭射切割
材质:按图层附加,可以附加v-ray材质
线型:
(理解作业中的线型)
打印预览
视图菜单>打印预览
线型颜色都是和打印一样
图层管理员
(用于场地特别大的模型)
两个模式
保存有大背景&保存没大背景建模
渲染(讲v-ray时讲)
材质
同样材质,在同一图层,用于Lumion
用颜色区分,类似color coding用于之后识别
材质库(老师没用过lol)
太阳
【在出图上,国内偏向正确】
【而美国偏向美观和传递信息】
为了区分层次,在平面图上加投影
再定视图开太阳,光线追踪模式
v-ray中运用
已命名视图(Named View)
【构图,用什么角度,什么样的内容,传达足够多的信息】
相似的角度命名1.1;1.2
(一会儿讲分辨率时,结合最后排版,一定要有全局观念)
显示(为了系统的讲,在选项中讲)
【PS轴测填充纹理,shift+f5】
2.3 显示模式
提高建模效率
基于之前模式的优势,修改
cad(线框模式改)
建模型(半透明模式改)
导出线稿模型(艺术风格模式改)
渲染模型(渲染模式改)
-----导出线稿模型-----
复制艺术风格模式>改成完美线稿模式
导入的模型不是很多,模型有很多是mesh
用艺术风格模式/线稿模式【物体之间有相交线,而渲染模式,就没有】
交线有时候会没加载出来,所以移动一丁点距离,让他重新加载
默认属性
1)背景>单一颜色,纯白色
2)地平面设置
>打开(关闭)
>只显示阴影(关闭)
>自动高度(关闭)
3)着色
>都选关闭
4)可见性
>显示曲线(打开)用于等高线
>显示隐藏线(关闭)
>显示边缘(打开)
>显示锐变(打开)
>显示接缝(关闭)
>显示交线(打开)
>其余关闭
5)照明配置
> 默认
6)截屏面物件
>封闭缺口(打开)
格线
>全部关闭
物件
1)点
>大小“2”
2)曲线
>全部曲线使用单一颜色
>曲线颜色:亮度105
3)线型(所有线宽1)
>使用物件颜色
>隐藏线线宽:1
>边缘线:单一,颜色105,1
>轮廓线:单一,颜色90,1
>交线:单一,颜色100
阴影
关闭
打印,文件格式:tiff(用于最后渲染)
提高分辨率,提高线的清晰度
-----cad(线框模式改)-----
复制线框模式>改名完美cad
打印预览打开【lineweight 和灰度都显示】
默认属性
1)背景>单一颜色,纯白色
2)可见性
>显示曲线(打开)
>显示注视(打开)
3)曲面边缘
>线宽:2;颜色淡化:0
4)截屏面
>全部关闭
5)格线
>全部关闭
6)物件
>点:所有大小2
>曲线:使用物体颜色
>曲面:结构线线宽:0
>网格:关闭
阴影
>关闭
-----建模型(半透明模式改)-----
复制半透明模式>命名建模型
目的是要快和方便
默认属性
>背景>单一颜色,纯白/灰色
>底平面设置(关闭
>线性工作流设置
>可见性
显示结构线;显示曲线(打开)
(其余关闭)
>灯光物件(关闭)
>其它不用调试
阴影
>关闭
物件
>点:点物件设置>大小:4
其它所有都默认
-----渲染模型(渲染模式改)-----
复制渲染模式>渲染模型
调整时不卡,同时贴图又能对
默认属性
>可见性:
显示结构线;显示正切边缘;显示正切接缝;显示曲线(打开)(其余关闭)
阴影
>关闭
2.4导出线稿
分辨率:300
注意分辨率&物理尺寸
物理尺寸;Rhino显示;分辨率----三者对应
>Indesign 布局显示的是物理打印尺寸
>rhino display工作视窗尺寸(显示分辨率,屏幕尺寸)
二者由dpi联系
物理尺寸对应>dpi>rhino display工作视窗尺寸
如何将rhino中的图完美契合indesign
可以用ps来订尺寸,通过纵横比,锁定rhino中的高度,调节横向的宽度,使得显示复合纵横比
【这样可以将rhino图导入ps中,编辑,然后置入indesign】
比例调整完后,viewcapturetofile,放置在indesign
再打印出图
>设置与indesign一样的图大小,然后保存
检查是否有细节错误
作业
第一个作业
>修改线型
>将axion图放到a3大小纸中
在透视图旋转模型(示范中是吧想要显示的正面朝向顶面)
定视图中,输入已经准备的命令
第二个作业
打印预览,用a4出图/letter
>打印
像素>a4/letter
视图与输出缩放比>(框选范围)设定
>打印,第二课文件
结课后发一张最满意的图做评选